《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美术学科教育质量监测》(蒋云)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美术学科教育质量监测 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蒋云 摘要 在贯彻执行国家推行的全国性“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中,本文就如何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美术学科“教育质量监测”教学展开研究,通过“一、运用微课翻转教学,锚定教学知识点;二、通过互联网+,实现教学个性化;三、应用大数据分析,反馈教学成效。”的研究路径,揭示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科教育质量监测三者作为教育改革的三套马车,缺一不可,共行共长,以期鼓励一线美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及综合能力,勇于探索教学改革并与时代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育质量监测 教学 翻转教学 微课 互联网+ 大数据分析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在推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为了了解我国现有基础教育普遍学情,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了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其中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具研发借鉴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国际数学与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美国教育进展评议中心(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 测试等三大学生国际测评模式。 [1] 它们采用了趋势题目,在设计试题时保持不同轮次测评中部分题目相同,也就是设计一些锚题将各国学生在不同测试中的表现标定在同一量尺上,从而实现对其发展变化趋势的研究。而我国开展的“教育质量监测”的工具特点是以学生能力为导向、锚题链接多个题本。考察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为目标,全面监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采取锚题技术,选择多次测试比较稳定、难度区分度适当的高质量题目作为锚题,链接多个题本,让接受测试的孩子能真实反映学业情况,又不至于答题疲惫。而“教育质量监测”对于广大基层学生、教师、家长,甚至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是比较陌生的事物。因此,如何让各方都能尽快接受并摸索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成了当前重要之事。笔者作为基层美术教研员担负着为一线教师指导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职责,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方法,并参与省级“教育质量监测”工具研发,现梳理小学美术学科 “教育质量监测”教学方法,以作借鉴。 一、运用微课翻转教学,锚定教学知识点 为更好实施本区内小学美术学科“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是笔者区域内推行的一项策略。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教学的设计者,是决定教学方式的主体,他们对运用 “翻转教学”来教学的方式方法不仅要认同理解,更要掌握。翻转课堂的概念近年来已经席卷祖国各地,但还未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权威概念,更没有一套老师们能依据并实施的规范方法。总的看,它不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也不是简单的将“教”“学”颠倒。它应该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的支撑下,构建出三段式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环境,转移传统课堂教学任务到课外去,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提升综合素养能力为目的得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个性化、移动化、泛在化。这无疑对教师的认知是个再造过程,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即,教师由传统教学单一的知识讲解,到预先整合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再到课堂中对学习资源的反馈与生成。其中难点在于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对教学知识点的梳理和对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能力。笔者从三个方面着手,在协同中实现。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行政化推手 近年来,笔者所在区域,推动了以信息化考核为必须项目的职称晋级方式。全体教师必须掌握如交互式白板应用、互联网资源收集、微课基本制作等内容,从教师自身利益上推动教师信息化发展,这使得每一个老师都充分重视该项能力的发展,让原本小部分老师在学习变为全体老师要学习想学习。在新教师招聘考核中,也将信息技术能力测试作为必须项目,大大提高了年轻教师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另外,行政部门及教育业务部门大力推进信息化能力提升的教师培训,不仅有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的专项培训,也有面对新教师的提升培训,全方面覆盖各层次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个上出政策、下应号召,齐心协力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2.加强研究实践,制作教学微课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收集各方面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这首先要通盘考虑教材的重难点,将要讲授的“知识点”在微课中体现。美术学科微课制作更应该突出视觉性,利用图像图像、声音、动画组合营造轻松愉悦的情境,利于孩子进行自学。笔者引领区域内教师们开展相关微课制作,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有多年的实际应用,对于“教育质量监测”教学,一则是依靠多年来的微课储备,二集中力量进行建设。通过调研,笔者发现中高年级欣赏评述课程如《中国古代金银器》《画家梵高》《剪纹样》《中国传世名作》等,设计应用课程如《爱书藏书》《房间的一角》《图形联想》《好看的装饰画》《适合纹样》《为自己的书设计封面》《剪纸喜花》尚未形成优质的教学资源,笔者集中区域内优质教师资源,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制定教学重难点暨微课“知识点”,制作好微课在课堂教学和教学中使用。如笔者在省级公开课《好看的装饰画》中制作的微课,设计了“知识点”:1.认知装饰画的主要作用。2.认知装饰画的特点。3能分辨装饰画与其它画种的区别。孩子们通过课前自学微课,能较快掌握这些易懂知识,为课中教学节约时间且奠定基础。据统计,近三年来,区域内美术教师获得“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多达9节,省级优课16节,这些优质课程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采用三段式教学,微课课前前置,制作精美而时效的微课,得到了相关评委和专家的认可。 3.扩大优质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均衡 笔者所在区域开发了区域“资源服务平台”,该平台聚集了各类优质教学资源,为学校、每位教师提供了资源保障。也为老师开展教科研提供了平台环境,在该平台教师社区中,教研员、名优教师纷纷开设教研社区,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优质资源进行分享和交流。针对监测教学做了具体规划,按教材开展分组进行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分门别类集中力量对要教学的内容组成研讨小组,每组安排学区组长担任社区管理员,将教材中需要教学的关键知识,通过老师们群策群力进行资源收集整理,并由组长集合整理相关知识点,再制作相关微课上传到资源平台上,以供全区老师共享使用。目前该平台上小学美术学科的资源覆盖率为全学科最高,达到92%,我们的经验与做法得到了中国数字化研究中心的关注,并诚邀参加了课程资源的整理与发表,老师们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教学资源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通过互联网+,实现教学个性化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互联网+”本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构资源配置,为用户提供更个性、智慧、便利的服务。在教育方面则称为“智慧校园”或者“数字化校园”,这其中核心是学习方式转变而带来的交互方式改变。 课前,学习可视化的资源生成。 在传统教学中,孩子们的课前学习很难监控,教师并不知道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通过云平台则可以轻松做到课前学习可视化。教师上传学习资源到区域“资源服务平台”,如某节课的的微课,孩子们在家里通过电脑或者移动终端设备登录自己的账户进行在线观看并学习。学习结束后平台会自动显示该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如果通过云平台进行“教育质量监测”教学,则另外需要学生在平台上完成若干道选择题,通过标准化的答题,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前得知孩子们使用微课学习的基本情况,如在提供的三题选择题中,第三题的错误率高于50%,那就说明该题孩子们不太理解,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学习。如笔者指导的一节部级优课《画家梵高》,在课前微课提出八道选择题:1梵高是哪里人?2、梵高运用的绘画种类是?3、梵高是哪个画派画家?4、梵高绘画的笔触是?5、梵高绘画的色彩是?6、梵高生活状况如何?7、梵高的画作现在的价值如何?8、梵高到底是疯子还是天才?孩子们的答题情况是1-7题正确率在95%以上,证明这些题目通过微课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该知识点,而第8题正确率只有56%,因此教师就针对该问题展开教学,最后通过对梵高生平的追寻、内心的探究、画作的欣赏得出结论,梵高因为是具有了超前的审美思想而不被人认同而承受巨大痛苦,而后来的人们才慢慢理解之后,认为他是开创新时代的绘画天才。通过这节课教学,孩子们从深层次上了解画家梵高,由内构建了对该画家的知识储备。笔者做过比对,本课参与孩子的抽测答题正确率要比传统课堂授课的孩子高出32%百分点。由此可见,通过互联网前置学习,能极大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发行相关难点,利于老师发行并及时在课中解决。 课中,互动反馈系统的精准教学。 互动反馈系统简称IRS,是在网络环境下,由云平台软件或者交互式设备为主体,师生配备相关接收反馈器的现代信息化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教师教师主控平台软件或交互设备,学生人手佩带接收反馈器,课堂教学中,学生均可对教师给予的题目,通过反馈器进行抢答或者进行选择答题,并即时反馈结果。笔者所在区域已经部署200间具有互动反馈系统的教室,作为实验班级开展了相关实验。这些班级在“教育质量监测”的教学中,极大地体现了优势。 第一点:无纸化。相比普通班级印刷试卷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互动反馈系统进行作答,完全去纸化,不仅节约资源,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老师们也不用为印刷试题而烦恼,孩子们也不用带着厚厚的教学题干了。 第二点:个性化。教师通过互动反馈系统,简单问题可以作为抢答或者游戏方式来进行,增加学习乐趣。困难问题全班进行选择题,有助于发现问题的理解情况,做出教学调整。如笔者教学的《房间的一角》一课,通过给出的其中一个问题是:房屋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A(生活居住)B(投资升值),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投资升值,教师就其作教学生成:“习主席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正面评价房屋的居住属性。 第三点:即时化。该系统进行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即时性。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发现了学习难点,临时生成问题,需要孩子们作答反馈,传统的方式只能是举手回答,这样往往有所偏驳。如果教师使用反馈系统,马上设计发送一道选择题,孩子们则即时可以作答,教师也可以马上了解学情。如笔者教学《为自己的书设计封面》一课,应用电子移动终端构建IRS系统。教学中为了考察让孩子们队封面设计的理解,提出即时任务:“请在下图中标出书籍封面三要素”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老师通过教师端设备快速查看,并截取优秀的答题分享给全班孩子们。这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效,也帮助教师减轻了教学工作量,省去了大量繁琐的改卷时间。 3.课后,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环闭 传统教学中课后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互联网+的课后则是另外一番情境。首先,教师的作业布置在云平台上体现。其次,作业的要求不再是统一化的标准,而是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总结,可以再出选择题作答,孩子们也可以自由选择题目选择作答,特别是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题目。教师根据授课过程中生成的知识难点梳理后,发布选择题给孩子们,加强对知识的巩固。美术学科的监测要点特别是欣赏评述领域,特别难以记忆。如画家的代表作品,流派,绘画风格,往往需要多次做题进行反复练习,才能强化记忆。有的要点则需要举一反三,如认知辨识中国民间玩具或者辨识中国少数名族服饰,光靠书本教材或者课中时间是不够的,这则需要利用课后时间,孩子们利用互联网有针对性的进行自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环闭,教师给予学习方法,让孩子们自主提高认知。 三、应用大数据分析,反馈教学成效 大数据分析并不陌生,现代商业环境应用广泛。而在教育中,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并不理想。教育大数据主要依赖“教育数据挖掘”简称EDM,和“学习分析技术”简称LA的技术支撑[2]。“学习分析技术”是和“淘宝”使用近似的技术,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是浏览的内容与习惯生成对该学生的学习特征,并事时进行相关学习内容自主推送。但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心智并不成熟,很多无意的点击会形成错误推送,并不适合学习。因此,笔者所在区域更多采用EDM,数据挖掘的方法,来进行大数据分析,使教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从模糊到精确。通过大数据阅卷系统,对学生的答题进行标准化分析,产生有效数据,形成诊断报告,让师生对学情都充分了解,对比自己班与其它平行班的情况,比对本班内个体学习情况,更重要是分析出易错点,对进一步开展针对性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为了精确的反应区域内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质量,笔者组织了区域内“2018年小学美术学科教育质量监测”,并应用大数据分析模拟结果形成了系统性报告,发挥区级监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导向性、诊断性、激励性功能。该监测共有8086位小学生参加笔试检测,共涉及到29所公立小学,162个教学班。“2018年小学美术学科教育质量监测”的检测工具为纸质卷面,分有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题卷共分两大部分为一、美术理论部分,考察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语言及书写表达能力,有选择题和欣赏题组成,共65分。二、绘画实践,由作图题35分,考察学生美术综合素养运用能力。监测时间为60分钟。通过监测,我们分析了解到区域内小学美术教学情况整体良好(图1),学生对美术知识能教全面掌握,但是也发现学生对作品欣赏方面较为欠缺(图2)。也了解到各学校间差异、教师个体教学差异,并在检测目标方面、教师教学方面、对策及努力方向作了全面的剖析和建议。大数据分析能精确掌握较大区域的教育教学情况信息,有效帮助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学校、教师了解学情,反馈教学成效,帮助学生开展差异化学习。
图1. 检测结果主要情况
图2.欣赏题板块情况分析 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中国梦,把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而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科教育质量监测,正是教育改革的三套马车,它们是缺一不可、共行共长的过程。作为教育者,不能为了学科监测而去一味强化教学,也不能为了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而强行嫁接,更不能为了发展学生能力而拔苗助长,我们应尊重教育规律,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及综合能力,勇于探索和孩子们共成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能够与时代共发展,相信祖国的百年大计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燕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学科工具研发的思考[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2):15 [2]何克抗.21世纪新兴信息技术对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影响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96):1
文章分类:
课题研究
|